近年有不少聲音表示年青一代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們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未能爭取到理想的回報,繼而引起很多不滿的聲音。不幸的是,這些不滿的聲音一直未有爭取到政府及既得利益者的重視,令新一代「看不到將來」,甚至「迫上梁山」。越來越多年青人以激烈的方法表達意見,佔中運動及最近的港大副校任命風波等事件正正突顯了兩代人之間的矛盾。
年青人欠缺向上流動機會這個議題越來越受大眾及政府關注,而立法會於今年一月亦公布了一份有關<社會流動性的研究>,比較香港歷年的變遷。報告中從以下四方面分析,並提供一些實質數字讓大家參考:
1. 收入流動
- 累計收入增長1976-1996為139%;1997-2013為14%
- 年均GDP增長1976-1996為6.6%;1997-2013為3.5%
醉心:作為80後,我不太清楚80、90年代經濟起飛時薪金與通漲之間的關係。但據我的生活經驗,由我畢業至今普遍物價大約有50%的增幅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只有20%-30%,即是nominal
income高了,但real income比以前還要低。
數字間有不少漏洞值得為大家指出。一、這裡未有包括通脹數字作比較所以不能從數據上反映物價與收入間的變動,只能勉強假設以GDP增長作通脹值的計算。二、收入增長以累計收入計算而GDP以年均計算,難以理解為何會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
數字間有不少漏洞值得為大家指出。一、這裡未有包括通脹數字作比較所以不能從數據上反映物價與收入間的變動,只能勉強假設以GDP增長作通脹值的計算。二、收入增長以累計收入計算而GDP以年均計算,難以理解為何會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
2. 教育流動
- 2000-2010年10年間學士學位增加3,580個;副學士學位增加26,338個。
- 受專上教育的青年比例更由1991年的13.7%升至2011年的39.3%。
醉心:副學士制度是一個極大的價值陷阱,是糖衣毒藥……將專上教育加設副學士根本是愚民的手段,得益的反而是各大專院校,齊齊豬籠入水。學生和社會真的有所得益?
從數字上看是「最成功」的一環,但所謂的「受專上教育」包括了副學士在內,但又沒有再細分學士學位與副學士學位的比例,到喉唔到肺。
從數字上看是「最成功」的一環,但所謂的「受專上教育」包括了副學士在內,但又沒有再細分學士學位與副學士學位的比例,到喉唔到肺。
3. 職業流動
- 從事服務及銷售工作的15至24歲在職青年比例由1991年21%增加至2011年34%。
醉心:研究指出文員及服務/銷售工作屬工資較低的職業,翻查<統計處2014年的職業分類及月入中位數>共有五組:1.
非技術工人
($10,000)、2. 服務及銷售人員 ($11,300)、3. 工藝及機器操作及裝配員等
($16,500)、4. 文員 ($12,100)、5. 經理、專業人員及輔助專業人員
($24,100)。大家覺得期望15至24歲的在職青年轉至更高工資的職業包括3. 工藝及機器操作及裝配員等及5.
經理、專業人員及輔助專業人員是否合理?報告似乎沒有就這點仔細再分析。
4. 跨代社會流動
- 2008年研究,父母背景對子女教育程度、事業及收入呈positive
correlation
- 2011年,生活於富裕家庭的青年入讀大學比率較貧窮青年3.7倍
醉心:2011年的研究是還可以的,但近年所謂的「大學」質素甚為參差,這又引申出更深層次的一個問題:「入讀大學本身所付出的價格是否真的能提高社會流動性」?抑或令社會整體付出過高的溢價而白白浪費了金錢與時間去創造生產力?更甚的是加劇了人才上的資源錯配現象。
另一點醉心覺得奇怪的是報告引述2008年的研究時,並沒有比較富人與窮人的數字,僅僅單方面提出了「父親是專業人員,兒子有42.8%機會亦是專業人員」;跨代收入彈性為0.42,兩組數字並沒有作進一步的分析及解說,是否希望留點想像空間予讀者?
另一點醉心覺得奇怪的是報告引述2008年的研究時,並沒有比較富人與窮人的數字,僅僅單方面提出了「父親是專業人員,兒子有42.8%機會亦是專業人員」;跨代收入彈性為0.42,兩組數字並沒有作進一步的分析及解說,是否希望留點想像空間予讀者?
總結
這份報告提供了一些實質的數字讓大家可多思考社會流動性的問題。但當中採用的數據東拼西湊,穿鑿附會之下附以草率的結論,當中又缺乏對引用的研究及數字的敍述及闡釋,令人難以看懂。從研究角度來看,這份報告的水準實在未能令人滿意。
又或者,研究的主要目的不過是作為一個政策宣傳的工具,大家「認真便輸鳥」。無論出發點如何,至少政府開始願意正視年青人眼前的問題,尋求方法去解決。年青人又是否願意行前一步,為香港社會及自己的未來多造建設?生意最後要能夠成交,也需要有妥協的空間吧。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香港的企業及人才還能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嗎?
感覺上,香港社正進入死胡同:無論政治上及經濟上。外來競爭愈來愈激烈,社會發展不能再原地踏步也。
回覆刪除作為小市民只能專注努力於自己能做的事上。
刪除我亦看到港有穩憂,主要涉及港的競爭力。
回覆刪除我已將資產適度分散。
有機會請教一下價值兄投資外地資產的心得。有時想將資金衝出香港卻不知從何開始好。
刪除我只是透過持有外國資產的股票。
刪除我望企業,只聚焦公司資產。
如國浩,渣打,大部份資產在較不相關的經濟體來達致分散。
嗯,港股選擇不少,未來讓我多花時間研究一下。另外,反正MPF都是要買基金,我正考慮配置部份MPF到國外基金,這或許是比較簡單的做法。
刪除香港得個千幾平方公里的地方, 幾百萬人塞係入面, 就算想點發展都總會有個局限吧. 更何況GDP呢家野, 最好就是一年比一年好地加落去, 而資源和生產力實際會愈來愈少.
回覆刪除當然呢D問題唔止香港有, 連其他發達國家都會遇上
殘酷的是鄰居們自由進出後園掠奪自家的資源,無奈地後門卻不能任意上鎖,只可眼白白盡量守好自己的財產。
刪除HI,
回覆刪除不知可否交换blog link?
我的blog是malaysiareit.com,有提及香港REITs
谢谢
jim兄你好,謝謝到訪,讓我看看你的blog,大家多多交流。
刪除多谢多谢
刪除今天明報刊登了一篇以「年輕人收入難追樓價 社會撕裂」為題的報導,有更清楚、仔細的數據讓大家去比較不同年代港人的薪金與樓價之間的關係。http://news.mingpao.com/pns/%E5%B9%B4%E8%BC%95%E4%BA%BA%E6%94%B6%E5%85%A5%E9%9B%A3%E8%BF%BD%E6%A8%93%E5%83%B9%20%E7%A4%BE%E6%9C%83%E6%92%95%E8%A3%82/web_tc/article/20150801/s00004/1438364788103
回覆刪除